医院新闻

【新技术】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开展放大胃镜在早癌筛查

目前,国际肿瘤界公认的防癌控癌措施就是三级预防。在做好预防发病和不断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癌症病例的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提高生存质量的主要策略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早期发现是提高癌症治愈率的关键。只要早期发现,90%的癌症完全可以治愈。

image.png

2021年10月,一名患者因反复腹痛到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住院期间完善普通胃镜检查过程中发现该患者食管病变,在我科医生的建议下加予患者放大胃镜精查,考虑到患者食道内有高级别病变,并予病变部位活检、标本送检确诊,病检结果回报为:(食管)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恰逢我科有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郭强专家工作团队”的帮扶,在我院消化内科孔祥会主任与“郭强专家团队”的专家对接后无缝隙转诊,将患者及时转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ESD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剥离病变部位。术后经病理检验,确诊为“早期食管癌”。该患者术后1月、3月、6月到我院进行定期复查,术后恢复良好。

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初次筛查(放大胃镜精查):

image.png

image.png

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秉承着“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条生命,挽救一个家庭”的宗旨,在为患者做胃肠道内镜检查时,很注重对胃肠道早期癌症的筛查,力争将胃肠道癌症扼杀在摇篮之中,使更多的患者从消化道早癌的筛查中获益。

image.png

消化道早癌

什么是消化道早癌?

早期癌是至病变浸润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的癌,局限于粘膜层的称为粘膜内癌。

如何发现消化道早癌?

传统的胃镜检查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其价值仅在于发现可疑早期癌变病灶。为了对患者病情作进一步的了解,在胃镜检查后,需要进一步的精查、细查。精查就是指利用先进的内镜窄带成像术(NBI)联合放大内镜(ME)技术,对可疑病灶的上皮结构和粘膜表面的微血管形态进行细致的观察,作出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即癌前病变或早期胃癌)的判断。持续提高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规范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治,做到早查、早诊、早治,可以让消化道早癌“无处藏身”。

如何治疗消化道早癌?

通过消化道的早癌筛查,如果发现良性肿瘤或已经癌变的早期肿瘤,可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及内镜下粘膜剥离技术(ESD)”对可疑病灶进行内镜下治疗,从而达到阻止消化道癌症发生发展的目的,其5年生存率超过90%。故消化道早癌可治愈,内镜早诊是关键!且确诊早、创伤小、痛苦小、治疗效果好!

早期食管癌筛查对象:

符合下列1和5中任一项者:

1.年龄大于40岁;

2.有上消化道症状;

3.有食管癌家族史;

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食管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贲门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5.具有其他食管癌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早期胃癌筛查对象:

符合下列1至7中任一项者:

1.年龄大于40岁、男女不限;

2.Hp感染者;

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4.胃癌家族史;

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6.上消化道癌高发地区人群;

7.有上消化道症状者: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

科室简介

目前我院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中心配备日本富士能760Z系列高清放大胃镜、富士能760Z系列高清电子胃肠镜等高端设备,非常有利于病灶的观察,及时发现消化道早癌。

特色检查:无痛胃肠镜、放大胃镜早癌精查、超声内镜、普通胃肠镜检查、胃功能三项检测、13碳/14碳呼气试验等检查。

内镜下治疗技术:早期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消化道粘膜下剥离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治疗、各种消化道营养管的置入治疗 。

急症治疗:开展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内镜诊治等急诊内镜治疗技术。

根据患者病情及内镜诊疗需要,实施个体化的镇痛、镇静、无痛,使患者获得最佳诊疗效果。

若有需求,请有就诊需求的消化道疾病患者挂号预约,勿错失良机。

预约电话:0879-7531928、0879-7222969、0879-7222968

预约、诊疗地点: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图/文:院消化内镜中心

编辑:院宣传组

编审:院宣传组


分享到:

专家团队
科室介绍
就医指南
挂缴查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医院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东朗路73号

服务号

订阅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 滇ICP备1900843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82802000011号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技术支持:川海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