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新技术】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
近日,因长期受到左侧面部抽搐困扰的患者李女士,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蒲军教授指导下,由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师团队经过1个小时的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后,左侧面肌痉挛完全消失,无听力下降,面部肌肉恢复正常。
面肌痉挛(HFS),又称面肌抽搐。为一种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是由于神经血管骑跨,血管舒缩对面神经造成搏动性压迫,最后导致神经脱髓鞘病变,引起面部肌肉异常抽搐。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随病情进展抽搐会日趋加重,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以一侧眼睑开始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随着时间延长可扩展至同侧面部的其他面肌,伴有口角肌肉抽搐极为常见;抽搐反复发作,自己不能控制,多在情绪激动、紧张、劳累或与人交谈时加重;严重者甚至会睁眼困难、口角歪斜,无法正常工作或学习。
尽管该疾病是良性疾病,但由于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服用药物效果不明显,且副作用大,导致部分患者出现焦虑、抑郁,选择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最合理的病因治疗方法,也是根治的唯一方法,更具有效性价值。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方式简单、易行,只需在耳后切口4~5cm(切口美观、隐蔽性强),骨窗直径约2cm,手术方式简单,仅在变异血管与面神经之间放一垫片即可。
此例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成功治疗,标志着我院功能神经外科治疗水平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现我院已配备高清显微镜,在上级专家的带领指导下,目前我院神经外科可以开展颅内占位、颅内动脉瘤、三叉神经痛、面肌抽搐、脊柱脊髓病变、颅底凹陷症、寰枢关节半脱位等在三级医院才能完成的手术,大大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老百姓足不出县就可以享受到省级专家的优质医疗资源。
病例剖析
患者:李某 , 女 ,65岁主诉:反复左侧眼面部抽搐4年余,加重1年。现病史:患者诉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眼睑、面部抽搐,症状反复,时轻时重,近1年来上诉症状加重,无规律,偶有面肌严重抽搐嘴角歪斜,张嘴受限,无头昏、头痛、呕吐,无四肢抽搐特殊不适,自行处理治疗无缓解,未系统就诊,病程中患者一般情况可,精神、饮食睡眠可,二便如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专科查体:左侧眼睑较右侧稍下垂,睁眼较右侧稍受限,抽搐发作时嘴角明显变形,左侧嘴角歪斜明显,双侧额纹对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双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球各向运动正常,无眼震。双侧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歪斜,伸舌检查居中,左侧面部刺痛觉较右侧稍减弱,四肢肌张力不高,腱反射(++),四肢肢体肌力约V级。双侧上肢Hoffmann征(一),双侧下肢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Chaddock 征(-)。颈无抵抗,双侧 Kernig征、Brudzinski征(-);辅助检查:2022年7月18日头颅CT·颅脑CT扫描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左侧面肌痉挛
手术方式:左侧乙状窦后入路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
图/文:院神经外科
编辑:院宣传组
编审:院宣传组
滇公网安备 53082802000011号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