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公开
【诊疗服务】 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本周(11月20日一11月26日)专家、专科门诊医生排班表
预约挂号方式:
1.电话预约:0879-7536913,当日就诊不预约,需提前1-7天预约。
预约时间:周一至周日上午07:45-11:45,下午14:15-17:45。
2.院内现场自助机预约挂号。
3.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微信自助服务平台按提示进行预约挂号 。
4.登录手机办事通APP按提示进行预约挂号。
现场挂号方式:
1.人工窗口挂号 。
2.现场自助机挂号 。
3.微信自助服务平台挂号。
4.登录手机办事通APP按提示自助挂号
整形外科门诊:
1.咨询电话:13759024074。
2.咨询时间:周一至周日上午07:45-11:45,下午14:15-17:45。
专家简介
刘 菲 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长
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副主任医师。
2002年进入武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习,2007年获医学学士学位,获武汉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并于同年获国家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9年获提前攻读博士研究生资格,2010年获国家教育部公派博士生联合培养资助,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一年,于2011年回国,2012年毕业获外科学博士学位,同年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2012年留院任职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工作,2019年受聘副主任医师。
专业方向为眼、鼻整形美容,体表肿瘤修复重建。目前共发表专业论文35篇,其中大部分发表于国际期刊均为SCI收录共计28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SCI收录论文20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7篇。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81401613),同年获上海九院优秀青年骨干培养计划资助。2019年获第二届全国眼整形技术擂台赛荣获冠军“金刀奖”。2021年荣获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优秀青年医师奖(两年一次,每次两名)。2017年在国际期刊《Annals of Plastic Surgery》发表重睑“生理性重建”的最新手术策略,打破了外国学者对重睑新术式的垄断,最先提出了重睑中国方案。2021年在美容外科顶级期刊《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报道首创的“改良结膜入路上睑下垂矫正方法”,文章获得国际上睑下垂治疗权威,美国伊利诺伊医学中心眼整形中心主任Dr. Putterman的特邀评论。作为第一撰稿人参与撰写国内首部《上睑下垂诊疗专家共识》发表于2017年中华医学杂志。本人上睑下垂矫正术,重睑术作为经典术式分别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全国大会进行大会发言20余次,手术演示10余次。
学会任职: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眼整形分会委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整形与重建外科分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美容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王 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交大博士,导师戴尅戎院士。博士阶段,美国Mayo Clinic骨科联合培养,导师安介南教授;聚焦关节外科和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
职务: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数字骨科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青年委;3D打印临床转化中心的工作小组副组长;绩效核心组成员,负责科室临床业务统计,2018年“医疗质量督查先进个人”。
临床:成人重建外科与运动医学;计算机辅助规划、3D打印及医疗器械的临床研发。
科研及奖励: SCI 10余篇;第一负责人承担8项课题及人才计划,其中主持国自然2项。先后入选第七届“九院优秀青年骨干”培养计划,2016年度上海优秀青年专科医师培养资助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2017年,江浙沪皖关节高峰论坛亚军;2018年度,中国骨科好医生读片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2018年,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有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知识产权:申请专利6项,授权专利2项,其一为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4项。实现成果转化1项,总额110万。
临床科研:搭建跨平台的关节病患全流程管理系统,有助于完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质量把控、实现临床科研
资料的收集及梳理。
葛 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教学主任。
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创面愈合机制方面的研究,研究领域为糖尿病创面难愈发生机制及其干预药物的临床前研究,获得专利授权两项。毕业后主要从事急诊危重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生命支持技术,尤其是器官功能支持方面的研究。作为目前上海地区三级医院唯一的造瘘专家门诊发起和主要承担者,所领导的胃造瘘团队年造瘘量超过300例/年,上海地区第一,全国数量领先,而且诊治人群还有不断增加趋势,是国家级I类继续教育项目“头颈部疾病营养支持治疗与管道建立”、“头颈部多发伤的多学科联合救治”主要发起和承担者。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建设上海市北区创伤中心重点学科的申报和建设。负责申请并承办上海市I类继续教育项目“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术”,并承担相应的授课任务。
作为负责人主持完成上海市科委课题“跨肺压对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的影响机制研究”(编号:10411964800)、上海交大医工交叉课题“无内镜引导的经皮胃造瘘术式建立和器械研制”(编号:YG2016MS12)、上海交大医学院“3D滚雪球”项目“负压吸引固定的3D打印支架在颌面部严重畸形创伤功能性救治中的应用”,在研负责市卫计委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承气汤类方对脓毒症及其继发肠道功能障碍防治作用的临床研究”(编号:ZY(2018-2020)-FWTX-3024);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编号:81671917)、上海市卫计委重要薄弱学科建设计划项目一项(编号:2016ZB0203-01)和上海申康发展中心临床管理优化项目一项(编号:SHDC2016626)。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急救手册》一部。“创面疾病的临床诊治模式探索和研究转化” 获得2012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五完成人)。2013年申请“胸腹联合测压管”专利,获得授权;2016年 “一种盘状胃造瘘管拔管装置及拔管方法”获发明专利授权(ZL 2016 1 0510358.8)。
2015年当选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多发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2017年当选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018年当选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创面修复与再生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抗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急诊专科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创伤急救学组委员;国际创面修复技术协会理事会成员(Member of Council of the International Wound Healing Technology Association);2021年当选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抗感染药物评价与管理分会委员。
吴巨钢
医学博士,普外科副主任医师,200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外科学硕士学位;2017年-2018年美国罗格斯大学,访问学者;201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外科学博士学位。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篇。主持上海市局级课题两项。
擅长胃肠道肿瘤、肝胆脾良恶性疾病的腹腔镜微创治疗;腹股沟疝及腹壁外科的微创治疗;各类腹壁缺损的外科修复重建;肥胖及糖尿病外科治疗。
顾豫飞
主治医师,本科,医学学士,199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系。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篇。擅长对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诊疗,尤其对尿流动力学、体外冲击波碎石、下尿路梗阻、尿路结石等有丰富临床经验。
来源: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
滇公网安备 53082802000011号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